公司新闻
发酵豆粕饲的现状与技术
2024-10-28 17:11:44
285


1.我国养殖业消费豆粕的比重:

豆粕因其蛋白质含量丰富、氨基酸较平衡,成为植物蛋白的首选原料。

猪料用豆粕比例约29%,肉禽料约30%,蛋禽料约22%,合计52%。


2.豆粕的营养特性1

①大豆粕是大豆经浸提脱油后的碎片状或粗粉状的副产品,是目前使用最多、最广泛的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原料。

②豆粕是一种优质植物蛋白源,含粗蛋白约43%,必需氨基酸含量高、组成合理。

③粗纤维主要来自豆皮,无氮浸出物主要是二糖、三糖、四糖,淀粉含量低。


3. 豆粕中含有的抗营养因子

①蛋白类抗营养因子:

胰蛋白酶抑制因子(TI): 大豆中最重要蛋白类抗营养因子。

大豆凝集素(SBA)、脲酶

②非淀粉多糖(NSP)是植物细胞壁物质主要成分:

豆类原料中的非淀粉多糖主要是果胶、甘露聚糖和纤维素。

③胃肠胀气因子:

豆类易产生肠胃胀气,是由于存在棉子糖与水苏糖的缘故。由于肠道中缺乏半乳糖苷酶,人和动物不能消化这些低聚糖,结果这些半乳糖苷进入结肠被细菌发酵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和氢,少量甲烷,从而引起肠道胀气,并导致腹痛、腹泻、肠鸣等。


4. 豆粕发酵的益处

①微生物发酵处理可降解豆粕中抗营养因子。 

②发酵过程微生物的繁殖消耗利用抗营养因子,如植酸、低聚糖、致甲状腺肿素等,减少这些抗营养因子。

③微生物会分泌一些蛋白酶对豆粕中的蛋白类抗营养因子进行降解(如大豆抗原蛋白、胰蛋白酶抑制剂、大豆凝集素、脲酶、脂肪氧化酶),减少对豆粕中的抗原成分。

④发酵过程中产生低分子肽、有机酸对动物生长有益;发酵中有益菌可增加菌体蛋白,使营养组成更加合理;改善饲料的风味和品质,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和消化吸收率。


5. 豆粕发酵技术

①发酵方式:固态,复合,联合,混菌,多菌

②发酵菌种:霉菌,酵母,细菌

③发酵目的:

(1)营养目的:增加有益氨基酸和肽;平衡氨基酸;减少抗营养因子;提高原料利用率

(2)安全目的:饲料用抗生素替代技术的物质基础

(3)安全+营养目的:多功能添加剂——益生菌/复合酶/酵母发酵混合物

(4)原料目的:优质乳猪料蛋白原料/替代鱼粉